资讯
2011-12-01
华侨博物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意见(2011—2015年)
华侨博物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意见(2011—2015年)
(经
华博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
华侨博物院迄今为止仍是国内唯一较为全面系统展示华侨华人历史和业绩的专业博物馆,华博是中宣部、中国侨联、福建省、厦门市授予的全国、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国家文物局授予的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新版《华侨华人》展,荣获第六届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十大精品评选“最佳新材料、新技术运用奖”。
刘延东同志指出,博物馆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给予了高度重视,
刘延东同志在考察华侨博物院的过程中,强调福建、厦门是著名的侨乡,有着独特的优势,一定要把“侨”的文章做好、做足,为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贡献,要求福建、厦门利用华侨博物院这个好的基础,重点支持华侨博物院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挖掘侨的文化、侨的历史、侨的精神,大力弘扬爱国华侨的奋斗精神,大力宣传华侨为世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希望把华侨博物院当作福建、厦门的一个品牌来建设。省委孙春兰书记当即表示,要由厦门来牵头,把华侨博物院办得更好。市委于伟国书记提出,华侨博物院发展受场地的限制,可以办分馆。
华博要扬长避短,发挥自己办院时间长、积累多、有较强的一支业务队伍的优势,保持华博在全国博物馆界的特色和在华侨类博物馆中的优势以及在沿海侨乡省份的领先地位。
一、 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加快华博发展的指导思想:要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局,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挖掘侨的文化、侨的历史、侨的精神,大力弘扬爱国华侨的奋斗精神,大力宣传华侨为世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使华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传承文明、有利于城市形象及品位提升、有利于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在业务基础、人才队伍、学术研究、对外交流、行政管理等方面上新台阶,把华博建设成为在海内外更有影响、更有地位的特色博物馆及厦门城市新名片,成为全国侨史文物资料收藏研究服务中心。
发展目标:1、建设成为福建乃至海峡西岸最好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2、建设成为国家涉侨文物、文献的收藏和研究服务中心;
3、建设成为两岸涉侨事务的交流平台;
4、建设成为厦门市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及国际文化交流的主要平台。
加快华博发展的原则:坚持提升以满足观众需求为主的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坚持提高运行质量为核心的发展观;坚持体制机制的创新。
三、提升整体运行水平的对策
华博作为
1、完整体现陈嘉庚先生的建院思想,扩建华侨博物院,使华博成为更具影响力的专题类博物馆
华侨博物院和集美学村、厦门大学一样,都是
华侨博物院扩建的定位是建成具有全国知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5A”级旅游基地、厦门城市的新名片和全国侨史文物资料收藏研究服务中心。规划设计应立足于高起点、高质量、高品位、有特色的一流博物馆,建成后保持全国同类博物馆的领先地位。通过华博的扩建,带动周边区域的城市建设,推动厦门文化、教育、旅游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
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完整体现
利用华侨博物院周边地块进行扩建,是尊重和体现陈嘉庚最初为华侨博物院择址的初衷,陈嘉庚希望华侨博物院能与厦门大学相毗邻,为厦门大学的教学提供更多的方便。而且,华侨博物院的主楼,是陈嘉庚亲自建设的最后一座“嘉庚建筑”,堪称精美的“绝笔”。她已经成为嘉庚建筑的最重要地标之一,成为“华侨”的重要象征,也是海内外早已熟悉的的“华侨博物院”的符号。因此,在它的周边扩建,能够形成更为强大的“侨气场”,同时,也可以大大降低建“分馆”、“新馆”的成本,并且有利于今后的运作和管理。
2、协调请求上级有关部门回拨收回的8个编制,用于加强业务队伍的建设,且为华博扩建作人才储备
199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厦门市编制委员会将华博人员编制从30名增加到40名,为华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人员保障;2007年,由于陈嘉庚纪念馆的建馆,厦门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从我院划转8名编制到集美校委会,现有编制为32名。随着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2008年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后,华博应突破“维持”的需要,在一些岗位上增加编制,华博根据市编制委员会批复,配齐6个内设部室的人员,组建公众服务部,增加2个编制;根据在陪同刘延东同志视察华博时,刘可清市长建议开发具有华博特色的纪念品的指示,拟在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方面增加2个编制;华博根据自身的特色及优势,建设成为全国侨史文物资料收藏研究服务中心,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挂牌成立“华侨博物院侨史文物资料收藏研究服务中心”,拟增加4个编制用于该中心的人员配备。
我院落实扩建计划,人员是基础,我们应为此作准备,从储存和培养专业人员方面先行一步,请求上级有关部门回拨收回的8个编制,推动华博向更高层次发展。
3、请求上级有关部门将华博的行政级别由副处级提升为正处级
华博作为联系华侨华人的重要窗口和社会教育的重要窗口,其作用越来越突出。因华博同陈嘉庚的名字相连,所以与海外华人联系较为紧密,华博利用这种天然纽带,不仅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还结交了一些新的朋友,为厦门市的海外联谊作出了贡献。华博作为全国、省、市各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厦门市最重要的社会教育资源之一。提升华博的行政级别,有利于扩大华博的影响力,有利于扩展和延续华博与海外华侨华人的联系网络,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发挥华博对外交流的窗口和社会教育基地作用;提升华博的行政级别,有利于体现政府对华博的重视,提高华博的地位,吸引并留住更高层次的人才,从管理、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等各方面提高华博的整体水平;提升华博的行政级别,将使华博的各项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华博也不遗余力地大力弘扬嘉庚精神,为把华博建成国内外更具影响力的博物馆而不懈努力,为推进厦门新一轮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华博作为建院历史久、海内外颇具影响的“国家一级博物馆”,行政级别不如新建的专题博物馆,如建馆仅5年的闽台缘博物馆,行政级别就定为副厅;华博和厦门博物馆均是厦门最重要的博物馆,华博由著名爱国领袖
4、以建立现代博物馆制度为核心的体制机制创新
华博的中长期发展,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明确各项事业的发展目标,以提高运行质量为核心,加快改革创新,激发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推动华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做好、做足“侨”的文章,进一步挖掘侨的文化、侨的历史、侨的精神,大力弘扬爱国华侨的奋斗精神,大力宣传华侨为世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为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贡献。
要积极探索建立华博理事会(董事会),吸纳有代表性的海外华侨华人、各级领导、社会人士、专业人士、基层群众参与管理,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华博发展的长效机制;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华博学术委员会在业务建设和博物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完善岗位管理的各项制度,明确科学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探索华博与社会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华博与教育部门、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长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推进华博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
四、事业发展保障措施
1、藏品征集保护管理
加强文物征集工作,重点征集华侨华人文物实物,兼顾其他。使用好每年的文物征集经费,争取每年文物征集经费有一定的增长,保证每年一定的文物征集数量。积极筹建华侨博物院文物征集基金会。认真做好社会各界的捐赠工作。完善院藏文物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完善已有的《华侨博物院藏品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强文物库房的管理,规范藏品出入库制度,严格库房日常管理。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完善现在的藏品修复室的各项软件和硬件,培养2-3名能独立操作的书画装裱和文物修复人员。要继续以分门别类和量力而行的原则进行字画修复工作,并逐步建立健全文物修复档案。加强展库房文物的保护,坚持日常展厅巡检制度,发展问题,及时处理。在合理保护,科学利用的前提下,开展文物藏品的科学研究、陈列展览等工作。
2、公众服务和社会教育:
充分发挥华博的社会教育职能,强化华博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功能,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探索以提高观众参观质量和改善参观环境为主要目的的免费开放后的管理新模式,社会教育主题活动的新方式和新途径;加强讲解员队伍建设,提高讲解员业务水平,逐步推行“双语讲解”制度,建立3-5个有华侨博物院特色的品牌教育活动;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利用好“华侨博物院之友”这个平台,探索和会员良性互动的方式和渠道,加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拓展志愿者服务的内容。
3、陈列展览:
坚持以“举办一流的展览”为办展理念,配合华博的扩建计划,对现有的《华侨华人》、《陈嘉庚珍藏文物展》、《自然馆》三大基本陈列进行重新改版,充实调整基本陈列的陈列形式和内容,使基本陈列能与国内外先进的博物馆陈列展览同步;在原一印和法拉电子用地上兴建土生华人馆、国别馆;加强馆际之间的交流合作,每年从国内外引进6-9个高水准、高品质、有内涵的文物展和艺术展;以院藏文物为基础,每年推出1-2个专题特色展览,作为对外交流展。
4、学术研究:
(1)加强学术委员会职能:进一步提升华博在业内的影响力,加大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力争承担省级以上的科研课题,建立健全奖惩机制,鼓励员工开展学术研究,倡导和树立良好的学术氛围,为藏品保护研究、展览图片资料研究、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等业务工作提供学术上的保证,建立全国侨史文物资料收藏研究服务中心。
(2)继续举办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以博物馆学、藏品研究、文物保护、华侨华人、社会教育学等为题,坚持每月举办一次高水平、专业性强的学术讲座,力争举办有影响力的学术研讨会。
5、文化衍生产品(华博特色的纪念品)的开发:
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是博物馆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拓展和延伸博物馆文化传播功能,满足观众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按计划、分档次逐步开发与华博展览、华博建筑、院藏文物等有关的文化衍生品,并力争开发出一批精品;5年内力争使华博文化衍生品的销售收入达到50万,10年内力争销售收入达到100万。
6、人才队伍建设:
(1)人才培养:人才的培养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始终是我院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继续“两手抓”的方针,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一是继续开展更扎实的业务基础培训,系统地开展博物馆学和华侨华人业务基础培训,以院藏为基础,以业务骨干为抓手,将各类业务知识细化,加以深化研究;二是采用把员工送出去的方式,积极参加国家、省组织的有关业务培训;三是继续在院内举办各类知识培训,邀请博物馆学和华侨华人有深度研究的专家在院内开展业务知识讲座。
(2)人才招聘(引进):我院将在上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指导下,有计划的进行各类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招聘引进工作,并将博物馆学、策展、文物保护、华侨华人研究、社会教育、公众服务等方面人才作为重点,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充实人才队伍,形成学历结构合理,专业门类齐全的人才队伍,为华博的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7、对外交流:
继续保持与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旅顺博物馆等友好博物馆的往来,开拓与其它博物馆的联系,开展双边和多边交流,增进友谊,促进共同发展,以展览为媒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努力扩大华博在海外的影响力,积极与外办、使领馆、国外侨社、社团的联系,争取把更多的展览办到境外,为厦门的海外联谊工作发挥华博的独特作用。
8、行政管理:
(1)规范管理模式:继续坚持规范管理,用制度来管事、管人的管理模式。修订《华侨博物院管理规章制度汇编》,努力做到每项工作、每件事情有章可循,使华侨博物院沿着一条科学规范的轨道上向前发展。
(2)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适应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健全各种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全面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财务制度、人事制度、采购制度和办公用品制度,厉行节约、开源节流。
(3)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坚持人防和技防结合,制度与检查相结合,建立双月1次的安全防范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定期进行全院安全在检查,做好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安全工作。
预约参观
华侨博物院
(扫一扫关注我们)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华侨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点击“社会服务”—“预约参观”进行预约
活动报名
华侨博物院
(扫一扫关注我们)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华侨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点击“我的信息”—“精彩活动”—“活动列表”进行报名
志愿者报名
华侨博物院
(扫一扫关注我们)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华侨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点击“社会服务”—“志愿者之家”进行报名
华侨博物院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