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0-11-16

300年前异国奇珍广州展出

300年前异国奇珍广州展出

大洋新闻时间: 2010-11-07 来源: 信息时报作者: 冯钰

  2010年11月10日上午,广州博物馆与厦门华侨博物院联合举办的《四海珍萃——17-20世纪初世界各国工艺美术精品特展》开幕仪式将在广州博物馆举行。

  本次展览共展出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从世界各地收集的包括陶瓷、铜器、木雕等在内的外国文物精品80多件,展品分别来自日本、印尼、泰国、柬埔寨、缅甸和英国、法国、德国等世界各国。展览将从2010年11月10日开始,持续展出2个月。

  据广州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展览分为日本陶瓷、东南亚工艺品、欧洲陶瓷三部分:“日本陶瓷”全面介绍了17世纪“江户时代”以来日本陶瓷的发展史。日本江户、明治、大正、昭和时代出现的极富盛名的九谷烧、伊万里烧、萨摩烧、七宝烧、有田烧、京烧等瓷器精品将在本次展览中亮相。这批日本陶瓷是1957年,陈嘉庚从北京琉璃厂买下的。为确定这些文物的原产地来自日本,华侨博物院曾经到东北专门请来权威专家进行鉴定。

  “东南亚工艺品”的大部分展品是陈嘉庚在筹建厦门华侨博物院时,去函给南洋各地的侨团、爱国侨胞以及厦大、集美校友会时征集的。展品包括了享誉世界的印尼峇里木雕、泰国铜器等巧夺天工的艺术品。这些展品不但生动展现了东南亚各国独具异域风情的艺术魅力,也凝聚了东南亚各国华侨、侨胞那份心系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

  “欧洲瓷器”则为我们带来了具有浓郁欧洲风格的德国、法国、英国、波兰等国家的精美瓷器,这批构图精美、色彩绚丽、美仑美奂的欧洲瓷器精品是中西文化、艺术交流最真实的见证者。

  通过本次展览观众不但可以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国的奇珍异宝,同时,还可以领略爱国华侨陈嘉庚的社会教育理念和远见卓识。陈嘉庚晚年把兴办博物馆纳入其教育理念的范畴,认为:“博物馆是文化教育机构的一种,与图书馆、学校等同样重要,而施教的范围更为广阔”,体现了他独特的社会教育理念。

  高尔夫球铜人像——高尔夫球源起中国?

  在本次展览的展品中,有一件当代“欧洲打高尔夫球铜人像”造型精美、人物形象生动,是一件十分珍贵的文物。人们提起“高尔夫球”都会认为它是从欧美传入中国的一种“贵族运动”,但是根据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其实高尔夫球极有可能起源于我国宋元时期一种很受欢迎的运动“捶丸”。

  无论从比赛规则、比赛用具、比赛场地来说,“捶丸”都与现代高尔夫球极为相似,因此,我国有关学者推测高尔夫球有可能是在蒙古骑兵西征欧洲时,由随行的僧侣或者随从带到欧洲的。但这个论断由于目前还缺少相关的史料文献和考古实物,史学界暂时还没有形成最后定论。

  “七宝烧”——送给总理的“国礼”

  在日本众多陶瓷中,最有特色、受中国瓷器影响最深的是“七宝烧”瓷器。七宝烧是日语中对珐琅器的称谓。因其烧制工艺源于中国的景泰蓝,故又有“日本的景泰蓝”之称,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以贵金属为胎,表面装饰以石英为主体原料配制的各种颜色料烧制而成。七宝烧的制作过程与景泰蓝相似,主要经过制胎、掐丝、烧焊、点釉、烧釉、磨光、檀光等工序,所用的珐琅釉料颜色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

  “七宝烧”在日本传统工艺品中具有很高的地位,长期以来,一直将其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首选礼品。1973年9月,日本经济联合会会长、日中经济协会顾问植村甲午郎率日本经济界访华代表团访华时,以代表团的名义将一件“七宝烧钵式缸”作为国礼赠给周恩来总理,此后,“七宝烧”还曾多次被日本政府作为国礼馈赠我国领导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七宝烧”也是中日友好关系不断发展的历史见证者。

  泰国铜象——泰国的象征

  本次展览中有两件铜象展品,造型生动可爱,做工精致,是独具泰国风格的工艺精品。大象在泰国人民的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泰国的象征,与泰国的历史、文化、宗教、经济等方面的关系极为密切,无论是泰国国王还是普通百姓,几乎人人都对大象怀有深厚的感情。本次展览的一件铜象背上背着一尊神像,就是大象在泰国佛教中神圣的地位的体现。

  记者 冯钰 通讯员 吴红丽

预约参观

华侨博物院

(扫一扫关注我们)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华侨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点击“社会服务”—“预约参观”进行预约

活动报名

华侨博物院

(扫一扫关注我们)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华侨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点击“我的信息”—“精彩活动”—“活动列表”进行报名

志愿者报名

华侨博物院

(扫一扫关注我们)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华侨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点击“社会服务”—“志愿者之家”进行报名

华侨博物院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