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08-12-12
“从皇帝到公民” 溥仪陈列展周五开幕
本报讯(文/图 记者 龚小莞) 本周五(12日),荣获第六届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精品奖的伪满皇宫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从皇帝到公民——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将在厦门华侨博物院开幕,展览为期两个月,免费向社会开放。
据介绍,该展览为编年体式历史人物专题展览。展览以溥仪62年生平为线索,以其思想变化为主要脉络,按照溥仪人生的五个阶段划分为“末代皇帝”、“天津寓公”、“伪满皇帝”、“特殊战犯”和“普通公民”五个部分,真实地展现了爱新觉罗·溥仪从清朝末代皇帝、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改造成为新中国公民的传奇经历。此次,在华侨博物院展出历史照片400多张,文物展品50多件。
眼镜
珍贵文物见证溥仪的一生
溥仪的一生,三次做皇帝,又三次退位,共娶了五位妻子,既做过末代皇帝、复辟皇帝、傀儡皇帝,也做过战犯、公民,经历了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不同时期。
末代皇帝时期
关键展品:近视镜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将溥仪赶下了皇帝的宝座,清朝260多年的统治和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彻底结束。1912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带着6岁的小皇帝在养心殿颁布了退位诏书。1917年7月1日,前清两江总督张勋,借进京调解黎段之争的机会,拥立溥仪重登大宝,导演了一幕“张勋复辟”的丑剧。因复辟不得人心,溥仪仅仅做了十二天的皇帝,又不得不第二次颁发了《退位诏书》。
依据清室优待条件,溥仪虽然退位,仍留居紫禁城,并保持皇帝的尊号。溥仪受西方文明的影响,不仅剪掉了辫子,还学会了骑自行车和玩照相机,并不顾四太妃的反对,戴上了近视眼镜。在展厅中,观众可以看到1912年溥仪退位时所穿的小朝靴,北京紫禁城时期溥仪穿过的马靴,还有北京紫禁城时期溥仪戴过的近视眼镜原件等。
“淡路丸”号日本船模型
伪满皇帝时期
关键展品:奏折
1931年11月10日夜,溥仪在日本宪兵、特务的庇护下,在“天津事变”的烟幕中,偷渡海河,潜往东北。1932年3月8日,溥仪在日本特务和汉奸的簇拥下到达长春。第二天,在长春破旧的吉长道尹衙门粉墨登场,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年号“大同”。“执政”就任式后,溥仪升起伪满洲国五色旗。溥仪上台后短短半年间,就相继与日本签订了《日满密约》和《日满议定书》,公开出卖了东北的主权,并换来了一顶皇帝的桂冠。1934年3月1日,伪满洲国推行帝制,溥仪第三次做了“皇帝”。1938年,日本人觉得溥仪的皇宫实在寒酸,就在其东部为溥仪新建了一座集办公、居住、娱乐于一体的临时宫殿——同德殿。溥仪每天的生活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打骂、算卦、吃药、害怕。伪满《呈御内廷费登记簿》记载了伪满傀儡皇帝溥仪每月的花销,平均为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元六角六分,符合溥仪要求的“六六大顺”。
展厅内展出许多与伪满洲国相关的实物。包括日本友人武藤明雄制作并捐赠伪满皇宫博物院的1931年11月溥仪潜往东北时所乘“淡路丸”号日本船的模型,伪满洲时期溥仪所颁发的最高勋位的大勋位兰花授章,伪满洲时期溥仪所用过的兰花御纹章象牙餐叉原件,伪满洲时期溥仪所用过的兰花御纹章椭圆合金餐盘原件,1934年3月溥仪充任伪满洲国皇帝时所颁发的登基大典纪念章,溥仪在伪满皇宫内的《呈御内廷费登记簿》,伪满洲国皇帝旗,伪满洲国皇帝印,伪满洲国时期溥仪批阅过的奏折,“满洲国”建国十周年纪念瓶原件等等。
特殊战犯时期
关键展品:囚服
1945年8月17日,溥仪在通化大栗子沟的这座房子里匆匆颁布了第三次“退位诏书”,伪满洲国随即垮台。1945年8月19日,溥仪在逃往日本途中于沈阳机场被苏军俘获,次日被押往苏联。1950年8月1日,溥仪由苏联引渡回国,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战犯管理所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教育,使溥仪看到了新生的希望。他从头学起,开始向生活自理过渡:自己洗衣服、补袜子、给蔬菜浇水,甚至连清理垃圾这样的脏活他也跟着干。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时所穿的“981”号囚服承载了从皇帝到战犯的一段特殊经历。
结婚证书
普通公民时期
关键展品:结婚证
1959年12月4日是溥仪终身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在抚顺战犯管理所俱乐部大厅召开特赦战犯大会。溥仪万万没有想到在第一批特赦人员名单中,为首的就是自己。1959年12月9日上午,溥仪回到阔别35年的故乡——北京,回到他的亲人中间。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1962年4月30日,溥仪与北京关厢医院护士李淑贤在北京南河沿政协文化俱乐部礼堂举行了婚礼,建立了新的家庭。展厅内展出了溥仪特赦后的日记,以及溥仪与李淑贤的结婚证书等。
预约参观
华侨博物院
(扫一扫关注我们)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华侨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点击“社会服务”—“预约参观”进行预约
活动报名
华侨博物院
(扫一扫关注我们)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华侨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点击“我的信息”—“精彩活动”—“活动列表”进行报名
志愿者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