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9-05-20

展讯|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一战华工史料图片展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一战华工史料图片展》正在华侨博物院展出,展览分为7部分,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华工后裔捐赠的部分实物真实再现了华工在异国他乡的悲舛艰辛2018年时值一战10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一战华工为欧洲大陆恢复和平和战后重建作出的贡献和牺牲,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一战华工史料图片展”分别赴英国、比利时、法国展出,在海外侨社团、华侨华人、华工后裔以及当地友好人士中产生了热烈的反响。

这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16日,欢迎各界人士莅临华侨博物院左翼临时展厅参观展览,在老照片、老物件里追溯100年前的记忆。

 

1.华工招募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全球10多亿人被卷入战争。随着战争酷烈程度的加剧与时间的迁延,交战双方兵员锐减,劳动力极度短缺。为此,协约国一方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希图通过招募华工挽回颓势。经过一番运作,法、英两国相继于1916年5月与10月在华展开招工,至1918年初截止,过程持续近两年之久,招募人数达14万之众。

 

 

英国招募的第一批华工

 

 

 

韩廷贞的华工证件

 

 

©Harry Livingstone

华工们待发席地吃饭

 

 

 

2.远涉重洋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华工多是长期居于乡村,从未远离家门的普通农民,如果不是出于迫切的生存需求,绝不会毅然决然地离开故土,更何况是远赴战火纷飞的欧洲。临别之际,他们“要同亲友说句话,要买一包香烟,要再掏出一块现洋给在路旁颤抖着的老爸爸”,种种情形,无不令人动容。

然而一经启程,未曾预想的各种苦难、危险接踵而至。华工赴欧旅途长达一两个月,晕船之苦、低劣的生活待遇,以及无时无刻的危险,致使许多华工身染沉疴而病逝海途。这些死者被毫无尊严地投入大海,给生者带来了巨大的不安和深深的恐惧。这个时候,每个人都祈念着安全抵岸,他们唯一的信念是:“登法国大陆为升天堂”。

 

 

英招华工自山东威海、青岛出发人数表

 

 © John De Lucy

1917年,华工整合完毕,登船赴欧。最初,华工赴欧的航线为轮船南下印度洋,入苏伊士运河,经地中海到达法国。

 

William Head 检疫站的华工坟墓。不少华工还未到达目的地欧洲就已丧生

 

 

3.战勤保障

尽管招工合同声明华工不参与战事,但是华工被分配的工作大多与战事直接或间接有关,并且派往地点也大多是靠近前线的危险地带。登陆法国并没有“升入天堂”,而是开始了新的苦旅。

华工的工作环境往往极其恶劣。与士兵一样,在战场服役的华工必须随着战场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转移。他们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中,每遇寒风凛冽、雨雪纷飞的天气,就会被冻得挤成一团。有时大雨淋透帐篷,令他们夜不能寐,而白天还得照样工作。在战事吃紧时,华工们粮饷难继,靠食用野菜度日。迢迢三载,沉重的劳役与恶劣的环境令华工们困苦咸尝,艰辛毕遇”。

面对恶劣的劳作和生活条件,华工们亦能吃苦耐劳。他们在军需生产、物资运输、抢修道路、战地劳役等方面表现优异,为协约国最终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法国总司令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

 

©IWM

在布洛涅列队的华工。英、法两国对他们施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

 

©John De Lucy

北方华工一般比南方人更高大强壮,能用一只手举起一袋燕麦,把它扛到肩膀上。

 

©John De Lucy

修理武器

 

4.异乡生活

华工在大部分时间都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华工团少尉达里尔·克莱恩将华工描述成“一个简单的、活泼可爱的家伙”,“对极其简朴的生活心满意足”。达里尔经常把华工比作一个孩子——“因为他的简单,他的顽皮,他对生活坦率的喜爱,他的离奇有趣,以及他温柔亲切的性格”。

利用工余之暇开展一些娱乐活动,愉悦生活,放松身心,华工们乐而为之,管理当局也乐观其成。尤其是每到中国新年,华工们都会以家乡传统方式欢庆。比如在营房前贴上春联、摆上鲜花,在营地内组成欢庆队伍,自己动手搭建简易的庙宇向神灵祈福,也会表演中国的京剧、梆子戏、杂耍、舞狮、舞龙等节目,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基督教青年会、勤工俭学会还会为华工们巧妙地安排业余生活,学习文化课程、组织体育锻炼、举办讲座、放映电影等。

 

 

©John De Lucy

天性乐观的华工

 

 

©John De Lucy

华工工作繁重,生活枯燥,有技艺的人常常演唱、说书,娱乐大家。

 

 

5.战后遣留

在漫长的岁月里,种种苦难、危险,让华工们备受煎熬,甚至也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一项统计显示,在法军和英军中服役的华工死亡或失踪者计2万余人。一战结束以后,绝大部分华工陆续遣返回国,他们中的少数人利用在欧洲所得积蓄和学到的知识办教育、开诊所、建工厂,多数人继续在农村务农。大约有3000名华工因与法国妇女结婚或者收到新的雇佣合同而留在法国,成为最早一批旅法华侨华人。

目前,法国和比利时有华工墓地69处,安葬了1874名华工,其中欧洲最大的华工墓地——诺莱特华工墓园安葬了884名华工。华工指挥官威廉▪布尔上尉说,“华工以忠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最优秀的传统,并在东西方之间搭建起亲密友谊的桥梁。”

 

 

即将回国的华工携带个人物品乘蒸汽车从努瓦耶勒离开

 

©John De Lucy

华工性情淳朴,受到法国女士青睐。一战后,大约有3000名华工因与法国妇女结婚或者收到新的雇佣合同而留在法国。

 

 

留法华工张长松与法籍妻子。张长松1917年到法国做搬运工,战后娶妻生子,定居法国机械城。

 

6.追忆华工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华工的付出和牺牲加速了战争的终结,为欧洲和世界恢复和平和战后重建作出了贡献。他们与当地人并肩作战,传播了东方文化,播撒下友谊的种子,奠定了友好交往的基石。一战华工历史也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时隔半个多世纪后,在1988年一战结束70周年之际,经过滞法华工和华人社团的不断奔走呼吁,法方开始承认一战华工的贡献。近年来,随着中欧关系的深入发展,英、法、比等国家政府、文化机构、社会团体及华侨华人纷纷举办各种活动,还原一战华工历史,追忆华工贡献。作为华工的主要来源省,山东省也在华工历史挖掘、研究、保护、宣传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战华工是一战历史的一部分,是中欧关系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这是一段共有的历史和共同的记忆,铭记华工贡献,推动和平友好,是时代交付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2003年清明节期间,山东省侨务代表团赴法国参加一战华工公祭活动。

 

 

 

2014年5月,由国务院侨办主办、山东省侨办承办的“一战华工在欧洲”资料图片展在英国、法国、比利时巡回展出。

 

7.华工故事

 

尽管时间过去了一百年,但我们还是可以透过华工后裔或知情者寻到有关华工的些许史迹,不断发现新的华工遗存。这些鲜活的案例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华工个体的认识,也加深了对一战华工群体的理解和对时代命运的反思,建立起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华工毕粹德的勋章。毕粹德是山东莱芜市上裕村人,1917年与同村11华工一起应募赴法,后与家人失去联系,音讯全无。同村的其他华工归国后带回了毕粹德去世的噩耗毕粹德在做饭时被炮弹炸死。与大多数华工一样,毕粹德被英国军方授予骑士勋章,滚边刻着毕粹德在华工队的编号“97237”这成为后人寻找毕粹德墓地关键线索

 

 

 

华工孙干与他撰写的《欧战华工记》。孙干是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和尚坊村人,出国之前是一名教师其他多数华工出国动机不同,孙干主要是为了考察西方教育。回国以后就自己的见闻写成《欧战华工记》

 

预约参观

华侨博物院

(扫一扫关注我们)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华侨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点击“社会服务”—“预约参观”进行预约

活动报名

华侨博物院

(扫一扫关注我们)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华侨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点击“我的信息”—“精彩活动”—“活动列表”进行报名

志愿者报名

华侨博物院

(扫一扫关注我们)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华侨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点击“社会服务”—“志愿者之家”进行报名

华侨博物院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