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9-04-11
钟赐贤夫妇向华侨博物院捐赠侨史实物资料
2019年4月2日, 国际知名空间技术专家钟赐贤教授偕同其夫人夏晓峦博士向华侨博物院捐赠关于其父钟盛标先生相关图片资料13件及新加坡华侨中学百年校庆相关实物资料7件,共计20件。
钟赐贤教授介绍其父钟盛标先生的图片资料
新加坡华侨中学百年校庆纪念刊和校徽纪念章
华侨博物院曾莹院长向钟赐贤夫妇颁发捐赠证书
钟盛标(1908-2001),中国晶体物理学家,曾任严济慈助手,并经严济慈推荐在法国巴黎居里实验室担任研究员,研究原子核物理。回国后先后任北京大学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物理系教授、台中东海大学物理系主任、台湾大学理学院院长等;1956-1974年在新加坡南洋大学执教,任南洋大学理学院院长兼物理系主任、自然科学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
1958年钟盛标先生全家合影于星洲
早期华文小学学生
钟盛标先生出生的年代,恰恰是新马华文教育开始走向兴盛的时期:19世纪末,康有为在新马倡导新学;1904年清政府采取了维新派的主张进行教育改革,建立新学堂,此风南渐,新马华侨会馆、社团纷纷创办新式学堂,许多私塾相继为新式学堂所取代。应新学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嘉应会馆于1906年创办的,钟盛标先生成为了早期华文小学的学生。
首届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毕业生
1919年,陈嘉庚联合多所华文小学的总理,打破省府、帮派界限,倡办全侨性中学——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该校二战前被称为南洋华侨的最高学府。小学毕业的钟盛标恰好升学进入华中,成为首届毕业生。
中国晶体物理学家
中学毕业后,钟盛标选择回国深造,进入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北京大学学习;毕业后作为大师级物理学家严济慈的助手,协助导师做科研,发现了若干新光带等等;又经严济慈推荐在法国巴黎居里实验室学习、研究,获博士学位;抗战期间回国,在内迁的西南联大从事科学研究,对抗战时期困难条件下的通讯器材研究有所贡献。1949年至1955年,钟盛标在台湾,相继任台湾大学物理系教授,台中东海大学物理系主任并一度兼任台大理学院院长。从回国学习到留在战时的祖国工作,到随同国民政府到台湾,这是那个时代华侨知识分子祖国认同、报效祖国的表现。
1937年获得法国巴黎大学博士文凭
任职新加坡南洋大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英殖民政府不再允许华文中学毕业生回中国深造。为满足每年从华校毕业的大批青年学生的升学愿望,酝酿筹设一所华文高等学府的情势随而产生。1953年,新加坡福建会馆主席陈六使发起成立南洋大学筹委会,筹创一所以华语为主要教学媒介的大学。1955年南洋大学开始招生,1956年钟盛标到南洋大学执教,相继担任理学院院长兼物理系主任、自然科学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等,直到1974年。南洋大学总共只存在了25年,而钟盛标在南大以担负重任的角色工作了18年,亲历了学校的初创及发展时期,对这座全球唯一在中国本土以外以华文为教学媒介的大学做出了诸多的贡献。1980年南洋大学被合并、停办,这段堪称华文教育奇迹的历史也渐被尘封。唯此,钟盛标作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见证人,与他相关的侨史资料更弥足珍贵。
钟盛标先生在南洋大学物理系实验室(1960年)
钟盛标先生一生颇为传奇,其丰富、有为,不平凡的人生历程与诸多华文教育历史发展的节点相契合,其相关资料和实物值得重视和收集,这也将为研究华侨历史提供了重要史料依据。
关于钟盛标先生的研究资料
预约参观
华侨博物院
(扫一扫关注我们)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华侨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点击“社会服务”—“预约参观”进行预约
活动报名
华侨博物院
(扫一扫关注我们)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华侨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点击“我的信息”—“精彩活动”—“活动列表”进行报名
志愿者报名
华侨博物院
(扫一扫关注我们)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华侨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点击“社会服务”—“志愿者之家”进行报名
华侨博物院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