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7日上午,华侨博物院联合厦门华侨历史学会举办题为“一带一路下的当代马中经贸关系和华人研究近况”的马来西亚研究论坛,三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学者林德顺博士、廖文辉博士、刘崇汉先生分别作了演讲,华博院长曾莹研究员主持论坛,厦大历史系曾玲教授作了精彩点评。厦门侨史学会副会长聂德宁教授、华侨博物院顾问廖少廉教授、荷兰著名历史学家包乐史教授、厦大国际关系学院施雪琴副院长、厦大人类学系俞云平教授等专家与社会各界人士50余人参加了论坛。
林德顺博士为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高级讲师,兼任马大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中心主任,演讲的题目为“一带一路在马来西亚初探(2013-2016)”。林博士认为一带一路自2013年推动至今受马来西亚朝野欢迎,头三年已经完成基本旗舰项目布局,并详细点评了三年来的成果,还对中马未来在教育、艺术、文化基建等方面交流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廖文辉博士为马来西亚新纪元学院马来西亚历史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高级讲师,其演讲的题目为“近百年来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文化史书写的新方向”。他首先对名著《新马华人社会史》的一些特点作了概述,认为该著主要论及1911年以前的新马华人社会,其后近百年的华人社会文化史值得学界进行探索和书写,提出华人民俗是华校、华团和华文报章以外的华社“第四宝”,并认为马来西亚华社应是日韩和越南以外的第三块汉文化圈。
刘崇汉先生为马来西亚文史专家、马来西亚郑和协会理事、雪隆海南会馆妈祖研究中心委员。刘先生演讲的题目为“我的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工作”,他向大家介绍了自己作为一位民间文史工作者,有别于栖身学院的学者,是如何进入学术领域并从事研究工作,并与大家分享了多年来的研究心得。
参会人员与三位学者进行了精彩的互动,针对讲座内容开展了深入交流。

曾莹院长为主讲嘉宾颁发讲座证书

部分与会学者合影

论坛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