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09-03-06
华侨博物院迎来30位义务讲解员
2009年3月4日,华侨博物院迎来30位义务讲解员。这些来自厦门外国语学校的应届毕业、已被清华、北大、浙大等著名高校预录取的“准大学生”将在华侨博物院参加为期2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据悉,这是厦门外国语学校2009届“回报母校、服务社会”系列活动之一,作为外国语学校社会实践基地,华侨博物院已连续四年为该校学生提供与国外游客沟通交流的平台。 我院作为市外国语学校 “中学生社会实践、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建单位,第二次成为该校志愿者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为学生们进行培训和指导,既为我院培养了较合格的义务讲解队伍,
2009-01-23
华侨博物院参加旅游推介会
元月十七日上午,由厦门旅游协会景区分会和思明区园林旅游局共同举办的旅游推介会在鼓浪屿大榕树下举行。华侨博物院、厦门园林植物园、湖里山炮台、同安野山谷、日月谷度假村、天竺山景区等会员单位带着各自景区的资料,借助星期六游客多的特点,在鼓浪屿大榕树下进行旅游推介。我院展览部工作人员带着300份的简介及部分书籍,主动跟游客搭腔,介绍陈嘉庚先生,介绍华侨博物院历史,把简介送到游客手中。此次旅游推介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这也是2009年工作会议召开后厦门旅游协会景区分会的第一次联合宣传活动。 华侨博物院
2009-01-13
华侨博物院参加厦门旅游协会景区分会2009年工作计划会议
厦门旅游协会景区分会自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分会桥梁和纽带作用,树立大旅游理念,采取强强联合、新老组合的形式,通过概念、品牌带动战略,对外形成统一的大产品、宣传口号、营销内容,以实现厦门大旅游、大发展。华侨博物院是景区分会理事单位。 元月6日,厦门旅游协会景区分会在日月谷温泉度假村召开2009年工作计划会议,厦门市旅游局副局长严琪、思明区旅游园林局局长赵正根、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教授颜亚玉、厦门市旅游协会秘书长邱义友以及华侨博物院、厦门园林植物园、湖里山炮台等厦门市23家景区的负责人或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
2008-12-23
菲律宾洪门子女专程参观《从皇帝到公民》专题展
星期一原本是华侨博物院每周闭馆的时间,但是12月22日星期一我院却异常热闹。原来菲律宾洪门组织的子女冬令营活动的30名青少年们专程到我院参观《从皇帝到公民——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专题展。 营员们一边聚精会神地听着讲解,一边目不别视地观赏着重现溥仪一生的一件件珍贵文物和史料:1912年溥仪退位时所穿的小朝靴,北京紫禁城时期溥仪穿过的马靴,还有北京紫禁城时期溥仪戴过的近视眼镜原件,日本友人武藤明雄制作并捐赠伪满皇宫博物院的1931年11月溥仪潜往东北时所乘“淡路丸”号日本船的模型,伪满洲时期溥仪所颁
2008-12-12
《从皇帝到公民》专题展在华侨博物院开幕
院长丁炯淳致开幕词 副院长谢美华主持 《从皇帝到公民——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是伪满皇宫博物院的基本陈列,荣获第六届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奖。伪满皇宫博物院从基本陈列中精选出照片并附以文物展品组成专题展,经过我院精心筹备,2008年12月12日在华侨博物院隆重开展!展览为期两个月,免费向社会开放。参加开幕仪式的有厦门市委统战部、宣传部、市关工委、市八个民主党派、总商会、市各相关领导部门、思明区相关部门、市各博物馆等领导以及华侨中学师生。开幕式由我院副院长谢美华主持,院长丁炯淳致开幕词。
2008-12-12
“从皇帝到公民” 溥仪陈列展周五开幕
本报讯(文/图 记者 龚小莞) 本周五(12日),荣获第六届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精品奖的伪满皇宫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从皇帝到公民——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将在厦门华侨博物院开幕,展览为期两个月,免费向社会开放。 据介绍,该展览为编年体式历史人物专题展览。展览以溥仪62年生平为线索,以其思想变化为主要脉络,按照溥仪人生的五个阶段划分为“末代皇帝”、“天津寓公”、“伪满皇帝”、“特殊战犯”和“普通公民”五个部分,真实地展现了爱新觉罗·溥仪从清朝末代皇帝、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改造成为新中国公民的传奇经历。
2008-12-12
贴身宝物重现溥仪一生
溥仪在伪满洲时期使用的“皇帝印章”。1945年8月17日,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在逃往日本途中被苏军俘获,押到西伯利亚,在集中营里被关押5年。 1908年12月2日,年仅3岁的清末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即位。这是溥仪两岁时的照片。 溥仪和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贤的结婚证。当时溥仪56岁,李淑贤37岁。 溥仪所用的兰花御纹椭圆合金餐盘。 本报讯(记者 海鹰 通讯员 杨阳)一生曾三次当皇帝又三次下台,曾娶过五位妻子,做过囚犯也当过公民,您想了解末代皇帝溥仪的传奇一生吗?由
2008-12-02
华侨博物院丁炯淳院长参加“2008(第三届)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
“2008(第三届)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 及“2008(第三届)北京博物馆馆长论坛”于2008年11月29日-12月1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第三届“博博会”组委会主任张文彬、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宋新潮等中央和政府行业主管领导、博物馆专家和学者莅临指导,全国各博物馆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我院丁炯淳院长应邀参会。 “博博会”已于2004和2006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两届,在博物馆界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博物馆馆长论坛”作为“博博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得到了博物馆业内的一致
2008-11-19
新加坡福建会馆及其属校向我院捐赠侨史实物
2008年11月16日,新加坡福建会馆属校南侨小学师生30几人来我院参观、访问,并向我院赠送了侨史实物。 南侨小学是新加坡福建会馆创办的学校之一,此次,该校教师代表受福建会馆委托,向我院赠送了新加坡福建会馆旗帜一面;新加坡南侨小学也向我院赠送了校旗、男女学生校服及该校纪念刊等。 我院丁炯淳院长、谢美华副院长接受捐赠并回赠我院编撰、出版的华侨历史书籍、纪念刊等。 师生们饶有兴致地参观我院的展览,在《华侨华人》馆里流连忘返。老师们感慨地说,现在新加坡华人子女很多都不了解祖先从何方来,因何而来,不了解祖先
2008-11-13
“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
var temSubDocTitle="陈嘉庚先生长孙陈立人畅谈家族传承中国文化"; if (temSubDocTitle!="") { document.write("陈嘉庚先生长孙陈立人畅谈家族传承中国文化"); } var temDOCAUTHOR="郭桂花 谢明如"; if (temDOCAUTHOR!="") { document.write("作者:郭桂花 谢明如"); } 陈嘉庚先生长孙陈立人畅谈家族传承中国文化 陈
2008-11-13
嘉庚第五代人首回故里
陈嘉庚家族最年轻的成员跟随百来人的家族访问团,昨日回到他太外祖父的故乡集美,他只有九个月大,从美国来,他的妈妈是陈嘉庚的重孙女,爸爸是位英国人。 在集大新校区的一个角落,这个九个月大的小毛孩懒懒地躺在婴儿车里,顾自玩着自己的脚趾头。在他不远处,一个能容纳万人的体育馆里正在举行大会,那是他太外祖父创办的大学的校庆大会,“陈嘉庚”的名字不时被提到。 曾外祖父做了件了不起的事 他那位有着两个漂亮酒窝的妈妈庄宜美耐心地介绍自己的儿子:他的英文名字叫OWEN(欧文),中文名字叫志明。庄宜美的妈妈陈美玲是陈
2008-11-11
嘉庚后裔访问团参观华侨博物院
前排中间:陈嘉庚先生七公子陈元济先生 左一:陈嘉庚先生孙女陈佩真女士
预约参观
华侨博物院
(扫一扫关注我们)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华侨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点击“社会服务”—“预约参观”进行预约
活动报名
华侨博物院
(扫一扫关注我们)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华侨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点击“我的信息”—“精彩活动”—“活动列表”进行报名
志愿者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