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8-11-09

杂宝珍赏——华侨博物院藏杂项精品欣赏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发展,文人士子对文化艺术和精致生活的追求成为时尚,倾心研玩,著述丰富,如明代文震亨《长物志》、高濂《遵生八笺》、屠隆《考槃馀事》等,及清初李渔《闲情偶寄》,都详细阐述了传统文人的审美理念和精神生活,大至宅第家具的布局,小至室内陈设摆件,无不体现传统文人的生活方式和情趣品位。

华侨博物院《巧心匠工—院藏雕刻精品展》展出的明清至民国时期雕刻精品文物之中,就有许多极具特色的陈设、赏玩佳品,有如意摆件、人物摆件、动物摆件、鼻烟壶等,材质涵盖玉、漆、木、竹、玻璃、象牙等等,设计巧妙、雕刻精湛。

 

【如意】

1、 清白玉碧桃纹如意  

 

40.5厘米、宽12.2厘米、高6厘米。

玉料为青白色,局部带有桂花色玉皮,玉质凝润细腻,油脂光泽内蕴,器为整块玉料雕琢而成,如意首为灵芝形,边沿凸起浅浮雕如意云纹一圈,内浮雕折枝双桃与蝙蝠,长曲柄作起伏状,其上正面浮雕折枝佛手、石榴;背面用阴线刻灵芝图,并有牛鼻穿,以供挂吊之用。整体雕刻线条流畅有力,花叶自然生长状,枝干花叶阴阳转折卷曲自如、茎脉清晰,构思巧妙,寿桃、佛手、石榴皆双数,合谚语好事成双,又合多子多福多寿之意。

玉如意始见于魏晋,盛于明清,清代皇帝大婚必备玉如意,为订情之物,取吉祥如意之意。此如意玉质工艺皆好、器形又大,为一件十分难得的玉器珍品。

 

2、 清剔红如意  

 

42厘米、宽11厘米、高7.2厘米。

脱胎剔红漆器,端首灵芝形,长曲柄、柄中部稍宽弓起,尾部略小于端首,满工剔红雕刻有花卉、寿桃、回字纹等,精美华丽、层次鲜明、立体感强。

剔红始于唐代,是漆雕的一种,制法是在模型上用布料以漆裱之,连上数十道漆灰料,然后脱去内胎,一般涂八九十层漆,趁漆未干透时,立刻进行雕刻,然后烘干、磨光。特点是轻巧美观、色泽光亮、不怕水浸、耐酸碱腐蚀,产于福建福州,此件漆如意就是用以上工艺制作而成的,刀法利落、线条规矩、锦纹均匀、为福建剔红漆雕的标准器。

 

【人物摆件】

1、 民国脱胎漆人物达摩坐像  

 

30.5厘米、底长25.3厘米、宽24厘米。

脱胎漆器,以泥土、石膏等塑成胎胚,以大漆为粘剂,然后用夏布(苎麻布)或绸布在胚胎上逐层裱褙,待阴干后脱去原胎,留下漆布雏形,再经过上灰底、打磨、髹漆研磨,最后施以各种装饰纹样,便成了光亮如镜、绚丽多彩的脱胎漆器成品。此漆胎达摩为圆雕,达摩双目微闭、须眉高古、嘴角分明、身体清癯、宽衣大袖、一腿趺跏、一腿曲立、神态安详坐于蒲团上。肌肤、头巾、衣服边饰和裤子为黑漆雕,上衣和鞋为剔红,衣服上有三个浮雕锦地描金圆形莲花纹图案。蒲团满刻席纹,技艺精湛,线条流畅,造型传神,乃大师之作。

 

2、 清竹雕刘海戏蟾坐像  

 

13.6厘米、底长13.5厘米、宽12.3厘米。

竹色呈棕黄,带斑点。以圆雕、镂雕等技法雕刻刘海戏蟾形象,刘海披发脑后,敞衣露袒腹,下着袴裤,双腿屈膝,倚靠山石而坐。右手执宝珠于胸前,左手撑地。一只肥硕的蟾蜍蹲踞刘海左手旁,昂首相望,刘海慈眉善目,对视蟾蜍,喜笑颜开,憨态可掬。

“刘海戏蟾”取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相传狐仙胡秀英羡慕人间生活,爱上善良的樵夫刘海,而金蟾化身的石罗汉趁刘海外出时,把胡秀英推入井中,夺走了她的宝珠,使她显露狐仙原形。刘海最终打败石罗汉,夺回宝珠,救了胡秀英,被视为扶善除恶的“仙人”。此器刀工圆润,线条流畅疏犷,人物肌理分明、写实生动,为清代竹雕佳品。

 

3、 清寿山石人物坐像  

 

 

9.2厘米、宽4.2厘米、高7.8厘米。

寿山石制,石色白中泛黄,间杂斑驳红筋,质地润泽。采用圆雕和阴刻技法雕刻道人卧像,须发和衣纹以墨勾勒。道人慈眉善目,双目微阖,垂耳宽大,长髯飘飘。脑后扎髻,戴软脚襥头,襥脚垂肩,身穿交领长袍,足着履,右手执佛尘于胸前,左手倚靠隐囊,屈起一腿横卧于座上,姿态悠然闲适。底座木制,镂雕仿树根枝干盘结之状,衬托出道人仿若隐于山林之间,更有仙风道骨之感。

寿山石是福州特有的名贵石材,石质晶莹脂润,品种繁多,色彩斑斓,不同的石种从外形、色泽至肌理,都有其独特之处。寿山石南朝时已成为雕刻材料,宋代以后大量开采,雕刻艺术达到可供玩赏的水平。明清至民国时期,收藏寿山石印材和寿山石印钮更是成为风潮,石雕作品题材更广,工艺日趋精湛,融诗书画篆于一炉,大者为达官贵人陈列于几案欣赏,小者则为文人雅士手中的玩赏品,极受青睐。

 

【鼻烟壶】

鼻烟壶,盛鼻烟的容器,小可手握,便于携带。明末清初,鼻烟传入中国,鼻烟盒渐渐东方化,产生了鼻烟壶。中国鼻烟壶,作为精美的工艺品,采用瓷、铜、象牙、玉石、玛瑙、琥珀、玻璃(料器)等材质,运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内画等技法,汲取了域内外多种工艺的优点,被雅好者视为珍贵文玩,在海内外皆享有盛誉。

 

1、 清至民国玻璃鼻烟壶

清玻璃鼻烟壶  

6.2厘米、腹长4.3厘米、宽2.4厘米。

 

清玻璃鼻烟壶  

 

5.8厘米、腹长4.6厘米、宽2.9厘米。

 

清玻璃鼻烟壶  

 

5.6厘米、腹长4.6厘米、宽3.2厘米。

 

民国雕马黄料鼻烟壶  

 

7.5厘米、腹长6厘米、宽3.7厘米。

这四件鼻烟壶,以加颜料的玻璃原料制成,俗称“料器”或“玻璃器”,小直口,扁鼓腹,平底,半圆形盖和小匙多有遗失。装饰工艺上,一是采用套技法,即以白色或彩色玻璃为地,其上再将不同颜色的玻璃料加热至半流质状粘接点绚,以成纹章,有套一色和套多色之分,表现奇巧意趣;一是直接在玻璃料上以凸雕技法琢刻奔马、松竹纹饰,既展示玻璃的质色之美,又有图案的凹凸立体之美。

 

2、 清玛瑙鼻烟壶 

 

一件高5.4厘米、腹长4.9厘米、宽2.7厘米。

 

一件高5厘米、宽4.3厘米、厚2.5厘米。

这两件鼻烟壶为玛瑙雕制,半透明,棕黄色,玛瑙中有天然形成的细密且不规则的黑褐色斑和丝状纹理。扁壶形,小直口,鼓腹,平底圈足,盖和匙遗失。一件以俏色技法巧雕松树、苍鹰、鸟雀和“明月”圆章;一件则光素无纹,利用玛瑙天然沁色为装饰。质地温润,颜色柔和,形制精巧,琢雕巧妙。

 

3、 清象牙人物鼻烟壶  

 

5厘米、腹径4.7厘米、底径2.5厘米。

鼻烟壶象牙制,牙色泛黄,温润细腻。扁壶状,小直口,丰肩内凹,鼓腹平底,原配有盖、匙。外壁正面彩绘人物故事图案,小溪淙淙,两岸芦苇繁茂摇荡,溪面行一小舟,红袍钟馗倚坐船头,执扇掩面,后有一青衣老翁立于船尾,头戴笠帽,撑橹摇船。画面一侧行书落款:“戊子端午节刻于北平小技轩赵宗沂”,下有朱文方章,模糊不可辨识,壶背面光素。笔触细腻流畅,造型小巧精细。

 

4、 清光绪内画花卉环耳料盖瓶  

 

9厘米、口长2.7厘米、宽1.7厘米;腹长4.2厘米、宽2.8厘米;底长2.3厘米、宽1.4厘米。

鼻烟壶,水晶制,半透明。壶瓶状,宝钮盖,盘口,长颈,颈部两侧各置一对浅浮雕象耳,耳内有环,扁鼓腹,平底圈足。采用阴刻技法于口沿和盖缘饰回纹,颈部饰蕉叶纹,胫部饰仰莲瓣纹。腹部两面以内画技法绘莲塘图,荷花莲藕隐于莲叶之间,一只螃蟹举螯张爪行于叶面之下,左上角题“丁未(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阎玉田作”,钤一朱文闲章。阎玉田,为晚期内画名家,记载较少。

内画玻璃鼻烟壶,为中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品,一般非实用器,作为陈设把玩之器。内画艺术始于清嘉庆年间,有北京的京派、山东的鲁派、广东的姚江派等流派,其高超的技艺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匠师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预约参观

华侨博物院

(扫一扫关注我们)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华侨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点击“社会服务”—“预约参观”进行预约

活动报名

华侨博物院

(扫一扫关注我们)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华侨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点击“我的信息”—“精彩活动”—“活动列表”进行报名

志愿者报名

华侨博物院

(扫一扫关注我们)

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华侨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点击“社会服务”—“志愿者之家”进行报名

华侨博物院

(扫一扫关注我们)